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 西北工业大学"学生大使”:回哈巴河县宣讲,传递希望与精神火种

西北工业大学"学生大使”:回哈巴河县宣讲,传递希望与精神火种

2025-02-13 10:16来源: 作者:标签:

作者:玛迪娜·萨依兰别克 萨娅·赛立克 程楠楠

在祖国西北边疆,对知识的渴望如同蓬勃生长的胡杨,激励着无数年轻的心冲破地域局限,追逐广阔天地。2025年2月7日,毕业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高级中学的“边疆摆渡人”实践队,承载着西北工业大学的深厚底蕴,踏上高中母校的土地,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宣讲之旅。他们以多种形式传递希望,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,在边疆学子心中播撒梦想的种子。

image.png

多元宣介,广铺求知之路

实践队精心策划,采用QQ群答疑、线上宣讲与线下宣讲相结合的多元方式,全方位为边疆学子答疑解惑。

在QQ群答疑环节,成员们耐心倾听学弟学妹们关于大学专业选择、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困惑,以自身在西工大的所学所悟,为迷茫中的他们点亮前行的灯;

线上宣讲吸引了当地初中、高中学生及家长共同参与,成员们全面阐释西北工业大学的教育理念,深入剖析学校在航空、航天、航海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强大科研实力,详细解读招生政策,为学子们勾勒出清晰的大学蓝图;线下宣讲时,实践队员走进高三14班,与学子们面对面交流。他们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宣传视频、展示精美的PPT,结合自身经历,分享在西工大的学习日常与科研实践。

image.png

队员们以细腻笔触勾勒西工大的魅力轮廓,让每一处精彩都纤毫毕现,使边疆学子得以真切触碰这所高等学府的独特温度与深厚底蕴。这一切,宛如为学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广袤世界的希望之门,照亮他们未来前行的漫漫征途。

热情回应,彰显求知渴望

此次宣讲成效显著,边疆学子们以高涨的热情积极回应。

线上宣讲结束后,众多学生与家长主动添加队员微信,围绕学校专业特色、师资力量、校园文化等方面细致咨询。队员们耐心且详尽地逐一作答。

线下宣讲时,互动氛围热烈非凡。当队员提及歼-20总设计师杨伟毕业于西工大相关问题时,同学们踊跃回答,对杰出校友的崇敬之意尽显现场。随后队员们分发文创,不仅分享了杨伟校友的杰出成就,还讲述了西工大众多优秀校友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做出的卓越贡献,激励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。

image.png

宣讲结束后,不少学弟学妹意犹未尽,纷纷添加队员微信,就学习方法、备考策略、大学社团活动等方面继续请教。队员们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高三时的学习经验,从时间管理、学科重点把握到心态调整,细致入微地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建议。还有学弟学妹兴奋地与队员合影,约定来年相聚西工大。

精神传承,凝聚奋进力量

宣讲过程中,铸剑人雕塑的讲述,成为点亮边疆学子精神灯塔的重要时刻——队员神情庄重,以标准姿势再现铸剑人形象。同学们的目光瞬间被吸引,现场氛围庄重而专注。队员先提及众人熟知的“为国铸剑”,引发同学们强烈共鸣,现场气氛热烈。随后,队员话锋一转,严肃发问:“铸剑人为何要埋头递剑?”大家陷入沉思,先后发表看法。最终队员揭晓答案:“隐姓埋名,为国铸剑!” 掷地有声,响彻教室。队员深入解读西工大 “公诚勇毅,三实一新” 的校风校训,阐释 “公诚勇毅” 是西工大人坚守的价值准则,“三实一新” 是西工大发展的行动导向。铸剑人埋头递剑的姿态,正深刻体现了西工大低调务实、默默奉献的精神特质,于是才有多年来无数秉持这种精神、隐于幕后、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倾尽全力的西工大铸剑人。这一番讲解,激励着边疆学子在求知路上以铸剑精神为指引,不畏困难,砥砺前行,用扎实学识与不懈努力,实现个人梦想,为国家繁荣贡献力量。

传承西工大精神,育边疆栋梁,携手强国,共赴辉煌未来!“边疆摆渡人”实践队带着对母校的深情,回到西北边疆全方位开展宣讲活动,完成了西工大精神的传承接力。

近期热点
热门视频

新闻 | 视频 | 财经 | 生活 | 视觉 |

华网新闻-中华新闻门户网站 邮箱:355023580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