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主页 > 新闻 青春赋能乡村教育丨江苏师范大学伯藜调研团深耕国情调研,探寻乡村教育资源优化路径

青春赋能乡村教育丨江苏师范大学伯藜调研团深耕国情调研,探寻乡村教育资源优化路径

2025-09-22 14:47来源: 作者:标签:

为深入贯彻教育强国战略,精准把握乡村教育发展脉搏,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,江苏师范大学“扎根乡土·洞察国情”乡村教育生态伯藜调研团奔赴江苏省徐州市官山镇魏楼村,并联动全国十个县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。团队以“调研—实践—总结”为主线,聚焦乡村教育痛点与潜力,用青春力量探寻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。

支教调研并行,筑牢乡村教育观察根基

实践开展之初,伯藜支教团以官山镇留守儿童之家为核心阵地,创新启动“支教+调研”双轨实践模式。在支教期间,团队成员身兼“多元教师”与“教学观察员”双重角色。一方面,精心开设覆盖科普、非遗、园艺、科学等领域的特色课程,丰富学生学习体验;另一方面,每位成员利用空余时间撰写支教日记,同步利用课后“微交流”捕捉学生课外活动、作业辅导等细节,积累鲜活调研素材。

在支教尾声,团队组织学生填写问卷,从家庭环境、课外生活、亲子互动等多维度深入了解当地学生成长现状,为乡村教育观察筑牢坚实基础。

深化家访调研,挖掘乡村教育核心问题

实践中期,团队聚焦乡村教育核心议题,在家长接送学生的时段,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家庭开展深度访谈,围绕家庭教育支出、课外培训困境、课后服务需求等关键方向深入交流,精准捕捉“教育期望与现实焦虑”“亲子沟通障碍”等深层矛盾。同时,团队发放家庭教育相关问卷,为调研结论补充量化数据支撑。

联动全国县域,验证乡村教育共性特征

为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、验证问题普遍性,调研团开启返家乡调研阶段。前期,团队开展线上培训,聚焦乡村调研方法、数据对比分析技巧;随后精选包含江苏省徐州市、淮安市、连云港市、宿迁市、山东省临沂市以及甘肃省天水市、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、四川省泸州市等在内的多省多地,规划乡村样本调研任务,明确家访分工。

实践团成员分头行动,在返乡调研期间自主推进问卷调研、访谈等工作,同步发布调研问卷广泛收集信息。最后,团队集中整理返乡数据,撰写各地《乡村教育国情调研报告》,通过对比官山镇与其他县域的教育生态差异,提炼出乡村教育共性问题与区域特色。

此次实践中,团队以“由点到面”的调研模式,清晰勾勒出乡村教育的真实图景。未来,江苏师范大学“扎根乡土·洞察国情”乡村教育生态伯藜调研团将持续开展教育调研,以青春智慧破解乡村教育发展难题,让教育公平的种子在乡土大地上扎根生长,为乡村教育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力量。

供稿:卢喜汉 张莹莹 程转丽

供图:江苏师范大学“扎根乡土·洞察国情”乡村教育生态伯藜调研团

近期热点
热门视频

新闻 | 视频 | 财经 | 生活 | 视觉 |

华网新闻-中华新闻门户网站 邮箱:3550235802@qq.com